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7:31:41  浏览:98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废止理由: 已被《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代替


改革招工办法是改革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招工中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素质,改进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促使社会青年好学上进,抵制不正之风,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精神,我们在总结这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暂行规定》。现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执行,并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务求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


规定
为了改革招工办法,更好地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建设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现代文化和现代生产技能的工人阶级队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根据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和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下达的劳动计划之内(包括自然减员缺额的补充),招收新工人(包括合同制工人)时,都要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二、招收新工人,应当从技工学校及职工学校毕业生和经过培训的城镇待业青年以及城镇其他待业人员中招收。确实需要从农村招收的,必须报经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招收新工人,应在当地劳动部门确定的范围内公开招收。除中央、国务院有规定的以外,不得“内招”本单位职工子女。
三、招收新工人的条件,应是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适当,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未婚青年;准备培养作专业技术工人的,一般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二十二周岁。直接招收技术工人的年龄、婚否等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招收繁重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种工人
的文化程度、年龄、婚否等条件,也可以适当放宽。
招工的男女比例,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和劳动资源情况,合理确定。凡是适合女青年做的工作,应该尽可能招收女青年。
四、招收新工人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应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和不同工种、专业的要求有所侧重。技术工种,除文化考核外,还要进行专业技艺考核。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除文化考核外,还要侧重考核体质条件。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标准,须由招工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制定
,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后实施。
体格检查,由当地劳动部门或招工单位指定的县以上医院进行。体检的标准,一般可参照技工学校招生的标准执行。
五、各地的招工考核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劳动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招工考核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劳动部门负责,也可由企业主管部门或招工单位负责,必要时还可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临时招工机构负责。
各单位在招工之前,应拟定招工简章,明确招收的工种或专业、招工名额、男女比例、招工对象及条件、招工的地区范围、报考时间及地点、试用期或合同期限、录用后的权利、义务及工资福利待遇等。招工简章,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后,予以公布。
六、经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新工人,应报经县以上劳动部门审查批准,由招工单位按生产、工作需要,结合本人考核成绩和报考志愿分配工作,并先行试用。试用期为三至六个月,试用期满后再正式办理录用手续或签订合同。在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招工条件的,用工单位可以辞退
。发现弄虚作假的,应立即予以辞退。被辞退的人员,原所在地应准予落户。
七、招工考核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招工的单位向报考人员收取适当的报名费,不足部分由招工单位负担。
八、招工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政策和法规,坚决反对和抵制不正之风。发现在招工中弄虚作假、违反政策的,要严肃处理。
九、过去有关招工的规定,与本《暂行规定》有抵触的,应按本《暂行规定》执行。各省、市、自治区可按本《暂行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十、城镇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招收工人时,可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1983年2月2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商务局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商务局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哈商联发〔2005〕13号



哈尔滨市商务局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分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

  为了维护公平交易秩序,营造平等、公开、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零售商规范进货交易行为。市商务局会同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哈尔滨市商务局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五年十月八日





哈尔滨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





  第一条 为维护流通领域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和稳定,规范本市商业零售企业(以下简称:零售商)进货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进货交易行为,是指零售商通过经销代销、代购、联营等形式与供应商之间的经营行为。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零售商,适用本规范。

  第四条 零售商的进货交易行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 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行为,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合作互利的原则,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职业道德。

  第六条 政府鼓励与支持消费者、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零售商的进货交易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第七条 零售商应当取得有效、完备的营业手续,注册资本(金)真实合法,必须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第八条 零售商作为商品销售的终端环节,要加强对供应商、购进商品的质量、进货渠道的审核,禁止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经营行为的发生。

  (一)零售商对供应商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资质调查,注意跟踪了解、掌握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必要时应对供应商生产经营场所和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储运条件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二)零售商应当取得供应商提供的进店商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等有关证件,对产品的标识、成份、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进行审核,以保证符合规定的标准。对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绿色产品标志、知名品牌产品的商品,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备案存档。

  (三)零售商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对进货渠道建立可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九条 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行进货交易活动时,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零售商通过经销、代销、代购、联营等经营形式与供应商发生交易行为,应当与供应商签定书面合同,并可使用商务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

  (二)零售商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应当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购进商品的品种、质量、计量、规格、数量、时间、地点、结算方式、结帐期、价格、合同解除条件、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及各方共同约定的其他条款。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按照合同目的、交易习惯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其条款的真实含意。

  (三)零售商不得利用其在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强迫对方签订含有不公平、不合理条款的合同。

  第十条 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费用应当坚持公平合理、公开约定、管理规范的原则。

  (一)零售商在进货交易活动中应事先明示收费的项目、标准、权利和义务,经各方协商一致后,以合同约定。

  (二)遇有特殊情况或因业务经营实际出现合同外收费情形的,应当与供应商协商签定补充合同。

  (三)零售商收取的各种费用必须如实入帐,向供应商开具正式发票,并依法纳税。

  第十一条 零售商邀请供应商参加促销活动应当坚持自愿、合作、公平原则,不得强迫供应商参加。促销活动产生的费用,零售商应与供应商合理分担。

  (一)直接影响供应商商业利润或利益的促销活动,应事先征求供应商的意见。

  (二)零售商与供应商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促销活动的参加办法、经营风险负担、回扣比例、费用分担、售后服务等。

  第十二条 零售商不得收取以下费用:

  (一)合同没有约定的费用;

  (二)重复设置项目向供应商收取的费用;

  (三)零售商在开展节庆、店庆等促销活动时,要求供应商负担未专门用于该供应商特定品牌或特定品种商品的费用;

  (四)零售商新店开业时,要求在现有店铺进行商品销售但未进入新店销售的供应商负担的新店赞助费;

  (五)零售商进行店堂改造、装修时,要求供应商负担未专门用于该供应商特定品牌或特定品种商品的费用;

  (六)向供应商转嫁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商品库存积压、缺损等损失而收取的费用;

  (七)向供应商收取与销售商品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费用。

  第十三条 零售商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时间及地点与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规范履约行为。

  (一)零售商应根据商品特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在合同中用规范明确的文字表述结帐日期的起止时间,全面履行合同。

  (二)零售商在货款结算过程中,遇有结算期迟延或结算金额变更等情形,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法定或约定程序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并取得一致。

  (三)零售商不得以占压供应商货款作为企业融资的手段,阻碍商品流通。

  (四)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故意拖延结算。

  (五)禁止零售商利用合同形式欺诈骗取供应商的财物。

  第十四条 零售商应当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主动向供应商反馈市场需求变化和商品供求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引导供应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第十五条 零售商对于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取得知识产权、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ISO9001、ISO14001等系列国家标准的新产品,应积极为其进入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和必要的支持。

  第十六条 鼓励行业协会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及时、准确、全面地记载和反映零售商的信用状况,并向社会发布。

  第十七条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借助社会舆论对进货交易活动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评论,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

  第十八条 零售商与供应商在履行进货交易合同中出现争议时,可协商和解,协商不成的,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九条 本规范为零售商进货交易行为的基本规范,鼓励零售商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严于本规范的履约信用标准。

  第二十条 国家、省制定有关进货交易行为的规定,以国家、省为准。本规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指导意见


(2004年1月20日证监发〔2004〕9号)



为了指导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委”)的审核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发审委委员审核发行人股票发行申请时,应当关注如下问题:

(一)发行人改制和设立方面的问题

1.发起人出资的缴纳情况及产权手续的办理情况;

2.发行人改制方案的合理性及设立程序的合法性;

3.发行人经营业绩的连续性及连续计算的合规性。

(二)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1.发起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履行职责的情况;

2.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3.发行人生产经营体系的完整性及资产、业务、人员、财务、机构的独立性;

4.实际控制人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独立生存能力;

5.发行人与实际控制人及其所属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情况及对发行人的生产经营的影响;

6.关联交易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及关联交易定价政策的公允性,关联交易披露的完整性;

7.关联交易金额占公司收入、成本及利润的比例。

(三)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的问题

发行人财务会计文件是否公允反映发行人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是否存在重大的财务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1.发行人选择运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恰当遵循谨慎、一贯性的原则;

2.发行人会计核算收入、成本、费用是否符合有关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

3.发行人的主要会计科目变化较大,公司是否有合理的解释说明;会计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4.发行人是否存在不能依靠其自身经营获取盈利,公司持续经营和发展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

5.发行人是否存在资产评估的评估假设、评估方法、评估参数等选择、运用不合理的情况;

6.发行人是否存在巨额担保、诉讼等或有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

7.发行人编制的盈利预测是否合理、谨慎。

(四)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问题

1.发行人的产品因市场竞争而面临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销量的变化趋势;

2.现有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取得或使用情况,以及对发行人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3.发行人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盈利模式的变化情况,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4.发行人持续的产品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

5.发行人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情况,该变化对发行人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的影响;

6.发行人的客户集中度,以及严重依赖单一客户而导致的风险。

(五)募集资金项目方面的问题

1.募集资金项目与公司业务和发展战略的关系;

2.募集资金项目与筹资额的配比情况,以及编造投资项目套取募集资金的情况;

3.募集资金项目的论证情况、市场前景及可能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况。

(六)上市公司历次募集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的问题

发审委在审核上市公司再融资时,还应关注以下问题,分析以下问题是否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造成重大风险或影响:

1.前次募集资金相当部分尚未使用完毕,且发行人未能提供合理解释的情况;

2.发行人对募集资金实施情况的披露不充分、不准确,以至影响到投资者判断的情况;

3.历次募集资金项目曾经发生过因论证不充分,致使项目不能实施而发生重大变更,或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给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

4.发行人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承诺的投资回报与实际回报差距较大情况;

5.发行人最近一年有大额资金闲置、委托理财的情况;

6.发行人无法有效控制资金的风险的情况;

7.发行人是否存在违反《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的情形;

8.发行人是否存在需要在发行前整改的其他问题。

(七)风险提示方面的问题

1.特别风险提示是否充分揭示了发行人自身特有的重大风险;

2.发行人的风险披露不具体,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发审委在审核发行申请材料时,应当关注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其他中介机构及其签名人员最近三年的执业质量,关注其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三、本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5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1〕72号)同时废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