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青岛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1:14:38  浏览:904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岛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规定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规定
青岛市人民政府



1998年9月1日经第1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工作,加强与外国城市的交流,为本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包括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友好合作关系和基层友好关系。
第三条 青岛市及所辖各市、区与外国城市之间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基层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等,下同)与外国城市基层单位之间建立基层友好关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是本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五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应当以促进本市与外国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发展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繁荣与进步为宗旨。
第六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应当贯彻执行态度积极、步骤稳妥、友好当先、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
第七条 建立友好关系的外国城市,其相对行政地位应当与我方相当,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相对地位应当与我方匹配,其国际知名度应当与我方相称。
第八条 根据本市的城市功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当与能促进本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第九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应当根据本市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需要,合理分布。
第十条 根据一对一的原则,已同国内其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外国城市,本市不再与其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可以与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第十一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应当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和交流。
第十二条 青岛市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应当由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向市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由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第十三条 青岛市所辖各市、区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应当由市、区外事主管部门征求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意见后,提请本级政府、人大常委会讨论。讨论通过后,由市、区外事主管部门向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办
理报批手续。
第十四条 本市基层单位与外国城市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友好关系,应当在报请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报省外事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申请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立友好关系的书面申请;
(二)对方的综合情况和双方的交流情况;
(三)对方同意建立友好关系的证明材料(领导人的信函、政府或议会的决议、领导人或其代表人签署的意向书等)。
建立基层友好关系,还应当提供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
第十六条 各市、区及有关单位以友好关系的名义出访,应当报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以友好关系的名义来访,来访接待计划应当报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备案。来访人员中如有相当国内省、部级以上人员、重要国际组织的重要官员、国际或政界知名人士,应当书面报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一般不搞周年纪念活动。
第十九条 与外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不互设地方政府代表机构,不互派地方政府官员身份的常驻代表。
第二十条 在与外国城市友好关系交往中,遇有或可能遇有重大政治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请示上级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外事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9月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州市引进技术学科带头人才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引进技术学科带头人才的若干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



为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促进科技进步,加快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好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工作,现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规定:
一、市属各局、总公司、大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医疗卫生等部门,可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技术学科带头人才。
技术学科带头人才,是指新学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职务)。
引进的重点是:我市缺门的科研、技术及重大项目所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新兴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工艺领域里的学科领头的人才。
引进的渠道,可通过单位推荐,或采取工程项目课题招标的办法引进;也可以从中央所属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营大企业和省外人才密集的地区及国防三线厂(矿)选择引进。
二、从市外引进的高级技术职务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不受接收单位编制的限制。其配偶有工作的,可以调动随迁;未婚待业子女可随迁;子女已全部就业的,可选一个子女随迁。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人照顾,有特殊困难的也可以随迁。不受本市落户指标的限制。
随迁在学子女,高中以下(含高中)学生,由其户口所在辖区学校安排就读;原就读职业高中的,可安排其户口所在的辖区对口专业的职业高中就读。
三、凡经批准调入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的住房问题,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负责。对确有困难的单位,经批准由市拔出的专用款项建的住房安排解决。对关系不变和短期借用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可以有偿或无偿租用提供住房暂住,人走退回。
四、凡引进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事业单位所需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指标,由主管部门申报,市以增拔工资额的办法解决专业技术职务指标,不占调入单位原有指标。
五、需引进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一律经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市领导批准,市人事局办理调入手续。
六、调入的技术学科带头人才,由市科委统一管理。享受与广州市同级科技人员相同的政治待遇;其住房、医疗、生活用煤气,按市有关部门的规定,从优照顾办理。
七、金融、外经贸人才,可参照本规定办理。
八、本规定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九、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8年8月6日

化工地质找矿奖励试行办法

化工部


化工地质找矿奖励试行办法

1984年7月31日,化工部

第一条 为了鼓励化工地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化学工业矿山生产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化工矿产资源,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找矿奖即工业矿床的发现奖,包括荣誉奖和物质奖,属一次性奖励。奖励直接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工矿产矿床的各类地质科学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功人员。凡化学工业部系统所属单位的集体或个人,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均可给予奖励。
第三条 凡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下述成绩之一者,均可申请奖励。
1.首先发现和评价有开采价值的化工矿产矿床。
2.在已作过评价的化工矿产矿床中,发现新的工业矿体或扩大已知矿床的规模,增加的储量达到小型、中型或大型规模矿床,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做出了贡献的。
3.在综合勘探、综合评价中,发现新矿种(有益组分)或新用途,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储量。
第四条 根据矿床规模、国民经济意义、工作难度,分别确定奖励等级和条件如下。
一等奖:凡有下列成绩之一者,给予一等奖。
1.经工作证实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国家急需的(如钾盐)或重点化工矿种(如富磷矿)的优良大型工业矿床。
2.在北方缺磷省区找到易选中等品位,经工作证实是基本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大型工业磷矿床。
3.在已建化学工业矿山深部,边部或附近找到,并经工作证实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大型工业矿床。
二等奖:凡有下列成绩之一者,给予二等奖。
1.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性急需、重点化工矿种的大型工业矿床,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国家急需和重点化工矿种的中型工业矿床。
2.在北方缺磷省区找到易选中等品位,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中型磷矿床。
3.在已建化学工业矿山深部、边部或附近找到,并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当前国家技术经济条件的大型工业矿床。
三等奖:凡有下列成绩之一者,给予三等奖。
1.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国家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性急需、重点化工矿种的小型工业矿床和一般化工矿种的大型工业矿床。
2.在北方缺磷省区找到易选中等品位,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小型工业磷矿床。
3.在已建化学工业矿山深部、边部或附近找到,并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国家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中型工业矿床。
四等奖:凡有下列成绩之一者,给予四等奖。
1.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性急需,重点矿种的小型化工矿、工业矿床和一般化工矿种的中型工业矿床。
2.在已建化学工业矿山深部、边部或附近找到,并经工作证实基本符合国家当前技术经济条件的小型工业矿床。
第五条 奖励标准如下:
一等奖:奖金20000-30000元 授予奖状
二等奖:奖金10000-20000元 授予奖状
三等奖:奖金5000-10000元 授予奖状
四等奖:奖金2000-5000元 授予奖状
凡获得一至四等找矿奖项目的有重大贡献的个人,除授予奖状外,另根据贡献大小分别记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发给立功证书。对两次获得一等找矿奖记一等功者,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三次以上者,授予功勋地质找矿者称号。有关记载立功证书和称号的副本装入本人档案之中。
第六条 地质找矿奖励工作应在矿床规模及工业价值已经肯定,工作程度做到详查阶段并在提交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其地质成果由化学工业部地质勘探公司或有关省(区)化工厅(局)初步审查后,报化学工业部审查批准。
第七条 凡申报地质找矿奖者应填报如下附表:
1.化学工业部地质找矿奖申报表,并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附图)。
2.工业矿床调查历史登记表,该表从发现矿点开始,物化探异常从验证见矿开始即应登记,前后有几个单位协同工作的,由地质找矿最终工作单位负责登记。
3.记功人员申报表。
第八条 地质找矿奖均由化学工业部进行奖励。
第九条 申报程序由申报地质找矿奖的单位(记功集体或个人)填写找矿奖申报表,记功人员申报表(一式三份)经本单位评审,确认无误,提出奖励和记功等级,签名盖章后上报,部地质勘探公司或有关省(区)化工厅(局)经初审同意后,转报化学工业部矿山局,由矿山局负责组织评审报部审批。
第十条 地质找矿奖的评审奖励,每三年进行一次。各单位应在预定发奖前半年办理由报手续。
第十一条 奖金应合理分配,对地质找矿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个人应予多奖,奖金应高于其他人员。一般每人不低于本项找矿奖金总额的10%,其余奖金的大部分应奖给直接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的各类有功的地质科学技术人员,奖金的另一小部分奖给对地质找矿直接有关的其他人员。找矿集体所得奖金,应按照个人贡献大小合理分配,未找到矿的分队、小组或提供劳务的单位,不应分享找矿奖金。
第十二条 地质找矿奖的奖金,由矿山局集中的“地质预算包干节约分成”和“地质收入分成"中列支。
第十三条 对于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包括找到特别巨大的工业矿床,可以在上述规定的奖金标准外,另定奖励或向国家申报奖励。
第十四条 对弄虚作假的集体或个人,经查明属实者,撤销其奖励,追回奖金,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化学工业部矿山局负责解释。

附件 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及国家急需、重点化工矿产矿种范围
一. 化工矿产国家急需、重点矿种
1.急需矿种为:钾盐、缺磷省区易选中等品位磷矿。
2.重点矿种为:富磷矿、富硫铁矿、自然硫、硼矿、天然碱、优质制碱石灰岩。
二. 化工矿产储量规模:
┌────────┬──────┬────┬──────┬──────┐
│ 矿种 │ 计算单位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
│硫铁矿 │矿石万吨 │>1500 │200-1500 │100-200 │
├────────┼──────┼────┼──────┼──────┤
│磷矿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250-500 │
├────────┼──────┼────┼──────┼──────┤
│缺磷省区 │标矿万吨 │>1000 │500-1000 │100-500 │
├────────┼──────┼────┼──────┼──────┤
│钾盐 │KCL万吨 │>5000 │1000-5000 │500-1000 │
├────────┼──────┼────┼──────┼──────┤
│明矾石 │矿物万吨 │>5000 │1000-5000 │500-1000 │
├────────┼──────┼────┼──────┼──────┤
│化肥用蛇纹岩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250-500 │
├────────┼──────┼────┼──────┼──────┤
│制碱石灰岩 │矿石万吨 │>10000 │5000-10000 │1000-5000 │
├────────┼──────┼────┼──────┼──────┤
│电石石灰岩 │矿石万吨 │>1000 │500-1000 │250-500 │
├────────┼──────┼────┼──────┼──────┤
│芒硝(单独矿床) │矿石万吨 │>5000 │1000-5000 │500-1000 │
├────────┼──────┼────┼──────┼──────┤
│天然碱 │矿石万吨 │>5000 │2000-5000 │1000-2000 │
├────────┼──────┼────┼──────┼──────┤
│重晶石及毒重石 │矿石万吨 │>1000 │500-1000 │250-500 │
├────────┼──────┼────┼──────┼──────┤
┃砷 │矿石万吨 │>1 │0.1-1 │0.05-0.1 │
├────────┼──────┼────┼──────┼──────┤
│硼矿 │B2O3万吨 │>80 │10-80 │5-10 │
├────────┼──────┼────┼──────┼──────┤
│锶矿 │天青石万吨 │>10 │5-10 │3-5 │
└────────┴──────┴────┴──────┴──────┘
注:未列的化工矿种,原则上执行1972年地质工业出版社发行的《矿产工业要求参
考手册》附录三的规定。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