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房屋转让后原产权人能否申请占有人交付房屋/沈森宏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0:35:47  浏览:95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案情】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2008)津法民初字第16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张某在本判决后三十日内将使用的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长城路1号1-3-1号房屋腾空搬迁交付原告王某。判决生效后,被告张某未履行判决书确定的搬迁交付义务,王某于2009年6月2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因张某不在江津,2010年12月11日法院依王某申请,裁定终结本案执行程序。2011年11月10日,申请执行人王某申请恢复执行。另查明,本案诉争房屋已于2008年9月16日被王某转让给李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现诉争房屋产权人为李某。

【分歧】

本案王某在申请执行前已把诉争房屋转让给李某并办理了过户,王某作为申请执行人主体是否适格,对此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王某不应为本案的申请执行人。任何人不得要求他人交付自己不享有权利之物。王某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前,已把诉争房屋转让给李某,丧失了对诉争房屋的所有权,无权再要求张某将诉争房屋交付自己。(2008)津法民初字第165号民事判决书实际上已无可执行的内容,应驳回王某的执行申请。李某可以另行起诉张某,要求其限期搬出并返还诉争房屋。

第二种观点认为,王某应为本案的申请执行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且是否享有所有权并不是请求交付标的物的唯一法律依据。(2008)津法民初字第16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张某将诉争房屋交付给王某,张某不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义务,王某作为判决书确定的权利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至于李某取得了诉争房屋所有权这一法律关系不能否定生效判决确定的王某的权利。所以,王某有权申请强制执行,为适格的申请执行人。

【解析】

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判决书既判力和执行力理论,王某作为生效判决书确定的权利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既判力要求法院的判决确定后,无论该判决是否存在误判,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者撤销以前,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受判决的拘束,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进行任何意义上的争执。执行力是判决的内容可通过强制执行实现的效力。给付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如果义务人不自动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其履行义务。本案(2008)津法民初字第165号民事判决书作为生效判决书,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者撤销前,当事人王某、张某以及法院都要受其拘束。虽然王某不是诉争房屋的所有人,但作为判决书确定的权利人在义务人张某不自动履行判决义务时,王某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必须依据判决书确定的内容实施强制执行,将诉争房屋交付权利人王某。

其次,李某为诉争房屋产权人这一法律关系,并不否定王某作为生效判决书确定的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的资格。王某在申请执行前已把房屋转让给李某,李某作为诉争房屋产权人,其可根据与王某之间的房屋转让合同要求王某交付房屋,也可根据所有权法律关系要求占有人张某返还房屋来实现其所有权。但因李某房屋所有权可由王某自动履行交付房屋的合同义务而实现,所以李某并未提起任何诉讼,其诉讼法律关系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李某为诉争房屋产权人这一静态法律关系并不否定王某作为判决书确定的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且恰是在王某申请强制执行并合法占有诉争房屋后,才能根据房屋转让合同的约定履行交付房屋给李某的合同义务。如果法院驳回了王某的执行申请,王某便不能履行交付诉争房屋给李某的合同义务,反而影响了李某合同权益和房屋所有权的圆满实现。此时,李某只能根据所有权法律关系起诉占有人张某返还占有的诉争房屋,这不但增加了产权人李某的诉累,影响了产权人的权益,也浪费了诉讼资源,所以不应驳回王某的执行申请。

综上,王某为适格的申请执行人,法院应依判决书确定的内容实施强制执行。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关于发布《民政事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发布《民政事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7年11月25日,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区)民政局: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效地、科学地组织民政事业统计工作,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民政事业管理和宏观决策服务,我部制定了《民政事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此执行。

附:民政事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下简称《统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民政事业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民政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其内容包括:优抚统计,安置统计,社会福利事业统计,社会福利企业统计,社会救济统计,自然灾害统计,扶贫统计,行政区划统计,基层政权建设统计,殡葬事业统计,婚姻登记统计,财务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等。
第三条 全国和地方民政事业的统计工作,分别由民政部、地方民政部门的统计机构统一管理。
第四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包括中央、 地方集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社会福利事业企业单位,下同),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 设置统计机构或配备统计干部。统计机构和统计干部按照《统计法》行使统计职权。
第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应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关加强协作,在统计业务上接受指导,并按照《统计法》和本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
第六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计算技术和传输技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七条 全国民政事业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方案,由民政部拟定颁发,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民政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后颁发。地方民政事业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方案,由地方民政部门拟定颁发,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民政系统的,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 民政事业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统计表和说明书两部分内容。调查表右上角要标明表号、制表机关名称、批准或备案机关名称及批准文号。
第九条 全国统一的民政事业统计标准,包括统计分类目录、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统计编码等,由民政部制定,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统计标准,但不得与民政部制定的标准相抵触。统计标准未经制定机关同意不得修改。
第十条 民政事业统计调查,采用统计报表、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等调查方法。
第十一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应当在调查研究、掌握统计资料基础上,对本部门、本地区民政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积极开展统计预测。
第十二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基层民政统计台帐制度,以及统计资料审核、查询、订正制度,上报的统计资料,要由本部门、本单位领导人或者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盖章。
第十三条 提供和公布民政事业统计资料,必须按照第十四条规定的统计资料统一管理的范围,经本单位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核定,并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请审批。
第十四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规定精神,全国民政事业统计资料的密级划分如下:
机密级:全国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革命残废军人数(历史资料除外);全国革命烈士(历史资料除外)及牺牲原因分类数;全国军队退休、离休人数;全国接收安置退伍军人分省数;因灾荒和救灾工作没有跟上引起的非正常死亡、逃荒、乞讨等人数;全国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数及分类数。
秘密级:全国抚恤和社会救济费款项支出数;全国涉外婚姻数;优抚休(疗)养院及在院人员数;城镇困难户、农村贫困户人数、户数;列入机密范围的民政事业统计资料,属于局部地区的,列为秘密。
对上述统计资料,必须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切实作好保密工作。
非保密范围的统计资料,主管统计部门要做好统计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统计人员调离工作时,应将经管的统计档案统计台帐和未了事项,向接办人员移交清楚,办清交接手段。
第十六条 民政部计划财务基建办公室负责全国民政事业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组织实施全国民政事业统计调查计划及调查方案;收集、整理、提供和公布全国民政事业统计资料。
(二)对民政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民政事业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三)制定全国民政事业统计工作制度,贯彻实施国家统计法规。
(四)组织、协调本部的民政事业统计工作,统一管理各司、局制发的统计调查方案及其统计调查表。
(五)配合本部门的人事教育机构,指导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组织、指导本部门民政事业统计经验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统计机构负责本地区民政事业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和民政部制定颁发的统计调查任务、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标准,以及各项民政事业统计工作制度。
(二)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统计调查项目和方案,做好对本地区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报表的布置、统计资料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收集、整理、提供和公布本地区民政事业统计资料。
(三)对本地区民政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民政事业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四)检查并督促本地区民政部门和所属事业企业单位认真执行国家各项统计法规。
(五)组织协调本厅(局)的统计工作,统一管理本厅(局)制发的统计调查方案及其统计调查表。
(六)配合本厅(局)人事教育部门,指导本地区民政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组织、指导本地区民政事业统计工作经验交流和统计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八条 地(市)、县民政部门可根据统计任务配备专职统计干部或固定专人做统计工作,乡级民政事业统计工作由民政助理员负责。地(市)、县级民政部门和乡级民政助理员以及所属事业企业单位的统计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根据本规定制定。
第十九条 统计人员或者集体的奖励与惩罚按照《统计法实施细则》办理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民政部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2012年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修改,这次修改本着建立“公正、高效、权威”民事诉讼制度的总体目标,在制度和条文方面均有所修改,其中在送达部分修改了留置送达方式,增加了电子送达制度,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民事送达的法律依据。新民诉法实施已经半年多,为了更好地把握立法精神,在审判实践中正确适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留置送达和电子送达展开探讨分析,并就完善基层送达提出了一些思考与构想,以期推动我国民事送达法律制度的完善,从而逐步缓解“送达难”问题。

  关键词:民诉法修改 留置送达 电子送达

  一、对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送达条文的理解

  (一)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留置送达

  2012年《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法)八十六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新民诉法增加了留置送达的形式,即视听资料记录的见证形式。相较于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于留置送达仅规定了一种见证人证明的方式的规定,这次的修改使得留置送达的形式更为切合实际。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于留置送达给予了很严格的限制,要求人民法院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当场见证,但法律并未规定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代表有义务履行见证职责。而司法实践中,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代表法律意识不强、怕得罪当事人等原因多数不愿到场见证,使得留置送达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困难。这次修改后,邀请见证人不再是必要条件,而是可供选择项,对于司法实践中见证难的解决是一剂良药。

  其实,理论界和实务界很早就有人提出取消留置送达见证人的制度,简化留置送达的程序 。但考虑到对于法院送达职权的监督,立法层面一直没有采纳。这次修改,将见证人的规定由“应当”改为“可以”,以立法的形式对留置送达的过于原则的规定进行修改,这是立法的一小步,却是缓解“送达难”问题的一大步。

  在直接送达拒收比例高的今天,采用视听资料的方式记录送达过程,简便易行,在实践中应及时推广使用。事实上,新民诉法修改以来,使用视听资料固定拒收文书的情形成效显著。在莒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诉王某某等借款合同一案中,该案被告人之一王某某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代收法律文书,法院工作人员依照新民诉法规定以拍照方式完成送达。

  (二)新民事诉讼法与时俱进增加电子送达方式

  新民诉法八十七条:“经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科学技术在人民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密切,新民诉法在传统的六种送达方式基础上,也增设了一种新的电子送达方式。

  对此,国外许多国家已有立法例。英国现行民事诉讼规则第六章文书的送达第二条第七项规定:“根据有关诉讼指引通过传真或其他电子通讯方式送达”。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也有当事人可以用电子手段向法院提交诉讼文件的规定。

  电子送达有两种主要途径,即传真和电子邮件,并采用兜底性条款:“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这也体现了我国立法体制的前瞻性。科学无界,电子科技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新民诉法为未来电子送达方式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二、民诉法修改后,送达制度在适用中面临的问题  

  “送达难”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以审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为例,法律文书首次送达失败率高达70%,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案多人少的今天,更给法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新民诉法修改后,对送达难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文书送达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留置送达

  新民诉法突破旧法,规定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但从法条理解来看,对留置送达的适用条件未作更改:

  (1)留置对象是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

  (2)留置的地点是受送达人的住所;

  (3)留置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诉讼文书的情形。

  在具体适用中,留置送达面临如下问题:

  (1)“同住成年家属”的规定限制了留置送达的情形。留置送达对于签收人的范围限于受送达人及同住成年家属,签收人范围过窄。实务中,许多同住成年家属与当事人一同外出,无法留置送达。而受送达人的其他近亲属(一般都住同一个村或组)在家中,由他们转交便于送达,但不符合“同住成年家属”的规定。虽然当前实务中许多法院在遇到上述情形时也是采用由近亲属转交的办法,但是在立法上是没有依据的。 

  另外,有的观点认为应将“年龄智力相当的未成年子女”列入留置送达的对象。笔者认为不妥,虽然年龄智力相当的未成年子女,与当事人必然有联系,便于转交。但这种“年龄智力相当”规定过于模糊,司法实践中不易把握。

  (2)关于“住所”。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增大,离开原住地常年在外务工者数量庞大,大量公民的“住所”与实际所在地不一致,不适宜留置送达。仅就笔者所在辖区陈家白崖一村为例,外出务工占本村村民的57%,还有15%至20%的村民在村周围打工或经常外出,白天家中无人,甚至许多夜晚也经常不住家中,这种情形下无法进行留置送达。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